您好,欢迎访问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专业委员会网站! [登录] [注册]
光电材料专家委员会
袁方
发布时间:2025-02-17 浏览次数:61 信息来源: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专业委员会

研究方向为钙钛矿半导体电致发光器件、铜基卤化物材料及光电器件

2018-04 至 2022-04, 西安交通大学, 电信学部电子学院, 助理教授。2022-04 至 今, 西安交通大学, 电信学部电子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新型钙钛矿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器件,Exploration青年编委,Nanomaterials客座编辑,Frontiers in Materials客座编辑,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发光学报首届青年梯队编委会委员,发光学报优秀梯度编委,荣获陕西省第一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陕西省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陕西省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ACS Energy Lett.Adv. Function. Mater.Nano EnergyAdv. Opt. Mater.J. Phys. Chem. Lett.Appl. Phys. Let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引用次数超过2100次,合作发表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Laser Photonics Rev.Adv. Opt.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深圳市基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代表性成果简述:1.针对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性能瓶颈,首次提出“鸡尾酒”式多阳离子调控策略,实现同期国际上工作寿命最长的蓝光PeLED器件,其外量子效率(EQE)超过2%;进一步地,通过引入π共轭小分子,钝化缺陷、调控能级,将蓝光PeLED器件的EQE提升至6.97%;更进一步地,采用高三线态分子DPEPO,抑制界面处能量传递并有效钝化缺陷,实现蓝光PeLED器件效率的突破,最优器件EQE超过10%,并且初步探明了三线态激子管理内在机制;此外,通过引入聚乙烯咔唑对全溴钙钛矿薄膜进行界面修饰,制备出光谱高度稳定的蓝色PeLEDs器件;近期,在蓝光钙钛矿中引入多功能甲氧基苯乙基溴化铵阳离子,甲氧基的给电子性质使得能级上移,降低了空穴注入势垒,最优器件的EQE为10.85%,为国际一流水平。2.在绿光PeLED器件方面,提出全无机策略,通过碱金属离子掺杂制备出高质量全无机钙钛矿薄膜,结合全无机IPI级联式电子传输层策略,有效抑制离子迁移,制备了同期国际上最稳定的绿光PeLED器件,并且该器件兼顾高亮度(156155 cd/m2)与高效率(EQE~11.05%);进一步地,制备出高质量的混相CsPbBr3-Cs4PbBr6薄膜,结合无空穴传输层的器件结构设计,制备了亮度为72082 cd/m2的绿光PeLED器件、且该器件在空气中可连续工作超过1000 min。3.针对铅基钙钛矿的毒性问题,积极探索无铅化路径,首次合成了荧光量子产率接近100%的铜基卤化物TEA2Cu2Br4单晶及薄膜,并且通过调控A位阳离子体比例,其光致及电致发光光谱能够覆盖蓝光到深蓝光区域(463-432 nm)。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宣传推广 平台合作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经济开发区聚富苑产业园区聚和六街1号

邮箱: omsc@omsc.org.cn

网址: www.omsc.org.cn

Copyright©2025 C-nmec.org.cn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新材料与能源专业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4087322号-1